內容來自hexun新必看的快速跟銀行貸出來的方法

激戰 大文化

本刊編輯部 / 綜合策劃沒人否認文化產業的未來,出現百傢爭鳴的文化繁榮指日可待。此刻,具有國有背景的投資機構正蠢蠢欲動。《融資中國》記者采訪中瞭解到,國有背景的PE挾其巨資優勢和體制優勢,不僅可以參與到大型文化產業項目投資中,更可長線投資,使那些缺乏深厚背景的小型民間投資機構自嘆弗如。下一步,各類投資機構們又將如何在“大文化”產業中縱橫捭闔?人們堅信一定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方參與主體都根據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長項。在提供文化產品的各個細分行業,都會不斷湧現新的亮點。首先是點的突破,然後由其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上下遊及相關產業良性發展,從而實現整合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投資文化產業出現兩個顯著現象不容忽視:包括政府引導基金、產業資本及民營投資機構等致力於投資於文化創意產業的資金空前集聚,卻因為可投項目少而找不到出口;另一方面則是“根正苗紅”的稀缺項目被高度追捧,估值虛高。猛然間發現,大傢都集中在影視傳媒等幾個領域,僧多粥少,相應企業洛陽紙貴。“大文化”的概念正在擴散。除瞭影視、出版、旅遊、演藝等傳統文化之外,還囊括瞭傳播、公關、廣告、研究等更深挖掘的機會。圍繞大文化產業,各類投資機構試圖找到更多投資標的。並購同樣被認為是切入文化產業的最好路徑。被稱為“文化產業的一個未來”的並購如火如荼。在人們看來,這一行業具有范圍經濟、規模經濟等屬性,具備並購創造價值的天然基礎。伴隨國內文化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一系列利好行業的政策出臺,國內文化產業的並購無疑進入瞭“加速期”。僅在今年二季度,文化產業便產生多起巨額交易規模的並購案例,但高溢價接踵而來。文化產業金融生態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的搭建,不是一傢金融機構的事,也不是一類金融機構的事。本刊記者 王慶武 / 文資本和文化產業之間的聯姻孕育著諸多美好想象,文化產業百傢爭鳴,繁榮可期,但可投項目稀缺、估值虛高同樣困擾著投資界。擁抱文化產業過程中,PE們日益感到好項目屈指可數——國內文化產業企業整體不成熟,具備投資潛力的企業數量有限;企業文化創意不足、產品生命力較短,企業盈利模式不夠清晰⋯⋯凡此種種,使得國內文化產業基金與可投項目之間整體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一邊是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爭奪即將上市的文化企業“稀缺資源”,另一邊則是文化產業“全產業鏈”卻苦於“雨露不沾”。《融資中國》記者瞭解,目前經濟環境下,文化產業的小微企業生存環境極其險惡,或在艱難掙紮,或已面臨死亡。除個別較大型企業外,多數民營小微文化企業現處於發展低谷期。融資問題仍是制約發展的關鍵所在,但融資問題折射出的是金融生態環境亟待改善。垂涎文化繁榮優質的文化企業正被眾多PE們垂涎蠶食。“哄搶”的理由很簡單,人們相信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有機可乘。盡管中國文化消費起步較晚,但需求增長飛快。隨著文化產業被確立為支柱性產業發展後,一批文化產業政策陸續出臺,文化領域改革也在逐步推進,這些都進一步釋放文化消費的潛力。“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領域的概念,她關乎一個國傢的軟實力,關乎一個國傢整體素質,關乎一個國傢的未來。”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張鑫向《融資中國》記者表示。同樣,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華北大區總經理劉綱認為,“文化消費和需求是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逐步增長,以及消費升級這樣一個大的背景驅動的。中國大國崛起,除瞭經濟的崛起外,也有文化崛起。投資文化產業也就是順著文化崛起和消費升級這兩個主要線索來進行。”8月26日,國傢統計局發佈報告稱,2012年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為18071億元,文化產業對當年經濟增長的貢獻為5.5%。目前中國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已由原有的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文化藝術演出等傳統形態,擴展到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文化創意及設計等新興業態。此刻,具有國有背景的PE正蠢蠢欲動。《融資中國》采訪中瞭解,國有背景的PE挾其巨資優勢和體制優勢,不僅可以參與到大型文化產業項目投資中,更可長線投資,使那些缺乏深厚背景的小型民間投資基金自嘆弗如。不過對於此種說法,江蘇國發創投總裁助理王中華並不十分贊同。“目前國有背景的PE在文化產業的發展是趨勢的一小部分。因為,在某些領域,國有PE有特有的資源和優勢,可以更加長線的投資文化產業;但是,國有PE也有很多局限,其機制也並非適用所有文化產業項目。個人認為 ,更加市場化的民營資本更加適合大多數文化產業項目。”在王中華看來,“文化產業未來必定是百傢爭鳴,將來一定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對《融資中國》記者表示,各方參與主體根據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長項。在提供文化產品的各個細分行業,都會不斷湧現新的亮點。首先是點的突破,然後由其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上下遊及相關產業良性發展,從而實現整合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現階段,國發創投會立足本地,發掘和整合本地現有文化資源,選擇幾個重點行業進行突破。”王中華說。投資“難在商不在文”對文化產業的看好,突出變現在股市上。一輪前所未有的大文化產業結構性牛市正漸入佳境,政策層面上的信息消費升級和技術層面上的移動互聯迅速崛起,成為文化產業牛市的內在引擎。並購熱則是文化板塊獲得增長且備受機構追捧的另一大因素。市場熱衷於文化產業並購,其一主要原因則是產業投資這一出口不暢。“整體來說,文化投資基金都不太好投資,有相當大的挑戰。”漢能投資董事總經理趙小兵向《融資中國》記者坦言。根據投中數據統計,自2009年〜2012年,國內文化產業基金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規模上,都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其中開始募集基金數量從2009年的2隻增至2012年的17隻,目標規模由21.2億元增至455.6億元,增幅約21倍。至今國內累計成立92隻文化產業基金,其中36隻基金處於開始募資狀態,56隻基金募資完成(含首輪募集),平均單隻基金募資完成規模達8.31億元。龐大的文化基金“盤子”不僅為企業帶來瞭機會,也讓投資機構很“煩惱”——“該看的項目都看瞭,該投的也投瞭”,可投項目資源稀缺。這也使得在市場上較為活躍的文化基金屈指可數。可謂“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好的投資標的始終會存在,但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在采訪時,劉綱向《融資中國》記者表示。《融資中國》記者在采訪中瞭解,資本和文化產業之間的聯姻固然孕育著無限美好,可猛然間,大傢發現都集中在影視傳媒與動漫等幾大領域,僧多粥少。擁抱文化產業過程中PE們日益感到好項目屈指可數——國內文化產業企業整體不成熟,具備投資潛力的企業數量有限;企業文化創意不足、產品生命力較短,企業盈利模式不夠清晰⋯⋯凡此種種,使得國內文化產業基金與可投項目之間整體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在此浪潮下,相關企業洛陽紙貴。緣何“洛陽紙貴”於是,投資文化產業出現兩個顯著現象:包括政府引導基金、產業資本及民營VC/PE等致力於投資於文化創意產業的資金空前集聚,卻因為可投項目少而找不到出口;另一方面則是“根正苗紅”的稀缺項目被高度追捧,估值虛高。“本以為在這裡賺大錢,挖到金礦。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好的標的不好投資,估值高的離譜。我們也冷靜下來,摸索和探索找什麼樣的文化投資標的。”一投資機構人士向《融資中國》記者大吐苦水。“投慢一點,不要急於投出去,很多企業還需要時間,處於成長期,需要再給兩三年時間。投資節奏過快,壓力也會很大。”趙小兵表示。但中國資本市場對文化產業的投融資似乎還不具有足夠的耐心,盡管沒人否認中國文化產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文化學者胡野秋在一次峰會上做瞭一個有趣的比喻:“假如說文化產業是一個美女,資本市場是個男人的話,那麼美國和中國就會出現這樣的區別,在美國可能五個美女對面會站十個男人,在那爭奪她,也就是說資本市場將會有超過他一倍的力量聚集,文化產業就是投資商趨之若鶩的地方。而中國的文化產業和資本市場是五個美女在那站著,接受一個男人的挑選,而且那個男人往往是懶洋洋的。所以中國的資本市場是不願意陪一個文化產業從產蛋經營然後到最後修成正果。”此刻,並購被認為是切入文化產業的最好路徑,隨即也自出現瞭並購重組火熱的場面,但高溢價接踵而來。以今年最為火熱的手遊為例,8月26日晚間,停牌近兩個月的天舟文化(300148,股吧)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12.54億元收購移動網遊企業北京神奇時代網絡有限公司100%股權。神奇時代在這次並購中估值高達14.55倍P/E,相對於其賬面凈資產的定價增值率高達21倍。而近期以來上市公司“玩手遊”儼然成風,且都是高溢價。此前一周,鳳凰傳媒(601928,股吧)以3.1億元獲得慕和網絡64%的股權,鳳凰傳媒對慕和網絡估值的增值率為1052.14%。旋極信息(300324,股吧)在投資上海索樂時,對上海索樂估值時的定價增值率(估值/凈資產)為800%;而掌趣科技(300315,股吧)並購動網先鋒,以及大唐電信(600198,股吧)收購廣州要玩公司的估值相對於凈資產的平均溢價則為1500%左右。此外,近期亦有中弘股份(000979,股吧)、朗瑪信息(300288,股吧)等涉足手遊。待完善的投融資體系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整體向好,但是阻礙產業發展的因素不容忽視,張鑫認為,其一,資源過於向國有大型文化企業傾斜,有礙百花齊放;其二,相關領域的體制改革滯後,制約產業發展;其三,政府對市場過度幹預,導致產業發展方向迷失;其四,扶持政策不盡完善,既難發揮財政資源優勢,形成杠桿作用,又留下尋租口舌,對此,小微文化企業頗有怨言。《融資中國》記者瞭解,中國民營文化企業規模仍以中小型為主,它們像一個個活躍的細胞,鼓舞著文化產業的士氣,也如一支支敏感的風向標,測量著文化產業的生態。張鑫告訴《融資中國》記者,今天的小微文化企業對資金的饑渴是人難以想象的。“投融資機構對企業而言,不是其成長推動力,而是救命的基本生存資源。植物生長不僅需要陽光和養分,更需要土壤。由於宏觀經濟環境、小微企業金融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環境等因素的制約,投融資機構小微文化企業的支持更加趨於謹慎,這是值得全社會高度關註的現象。”一邊是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爭奪即將上市的文化企業“稀缺資源”,另一方面眾多文化小微企業苦於“雨露不沾”。《融資中國》記者瞭解,目前經濟環境下,文化產業的小微企業生存環境極其險惡,或在艱難掙紮,或已面臨死亡。除個別較大型企業外,多數民營小微文化企業現處於發展低谷期。融資問題仍是制約發展的關鍵所在,但融資問題折射出的是金融生態環境亟待改善。“投資是推動文化繁榮的加速器,並購同樣也是,但需國傢整層層面的支持、扶持創新。”趙小兵表示。“我認為現在有一個誤區:文化領域要實行強的監管,避免出現問題。在政策監管要實行更加開放的導向。”劉綱認為,借鑒互聯網發展的經驗,文化產業的政策監管對國有、民營應該一視同仁,在某種程度上也不必懼怕外資的介入,相反還可以互相促進共同繁榮。汽車工業的發展已經證明,我們是可以融合他們的。“比如以現在具體政策,對互聯網電視IPTV實行瞭特別嚴格的準入制度,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政策。”劉綱說,這與大的政策方向也不相符,強調三網融合、四頻合一,但存在這樣的監管是不利的,阻礙瞭信息文化產業的發展。在文化產業的金融政策,可以降低準入門檻,實行更加市場化的政策,鼓勵競爭,共同繁榮。“政府在把控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適度放開對文化產業的管制與限制,減少對市場的直接幹預,將有助於文化產業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助於文化產業在當下經濟環境下逆勢騰飛。”張鑫認為,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的搭建,不是一傢金融機構的事,也不是一類金融機構的事。如果更多的財政資源流向少數的大中型國有文化企業,按照政策的導向,各類金融機構、各個金融機構就不會將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文化企業,因為,作為企業,任何金融機構都不會去承擔政府都不願承擔的風險。“因此,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的搭建關鍵在政府管理部門。7月4日國務院發佈《指導意見》,其中已經說明瞭地方政府應該做的事情,即,‘鼓勵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支持小微企業信息整合,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張鑫說,應該說社會資金是充沛的,但如何引導社會資金能夠放心地投向文化產業,則是考驗政府相關管理部門智慧的問題。推動文化產業和發展文化事業是有區別的。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一個健康的金融生態環境,市場需要更多的培育、更少的幹預。企業並購和產業整合的最好推動就是讓市場選擇。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09-24/158273810.html

南投縣政府債務協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desi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